虽然国民议会还在进行辩论,最快要在当地时间的下午,才会对迪迦拉提出的战争法案进行投票表决,关键是要不要同时向梁夏帝国宣战,但是按军情局提供的情报,除非能证明迪迦拉遇刺跟巴铁无关,那么在接下来的投票表决当中,国民议会百分之百会通过他提出的战争法案。
因为巴铁是帝国的盟国,所以等巴铁向梵罗国宣战,帝国将根据同盟条约,在同一时间向梵罗国宣战。
按照法理,帝国与梵罗国的关系,将直接进入战争状态,根本不需要宣战。
这明摆着就是一个阴谋!
在收到消息时,丁镇南立即想到,迪迦拉遇刺其实是苦肉计,还是他本人自编、自导与自演。
不然,绝对不可能在那么猛烈的爆炸当中毫发无损。
要说的话,当时在车里的恐怕是他的替身。
为了证明这个判断,丁镇南还询问了情报官员。
在此之前,因为要指挥波沙湾这边的战斗,所以丁镇南不太关心梵罗国那边的事情,至少没有主动询问过。
军情局提供的情报,证明了他的担忧。
在迪迦拉“遇刺”之后,首都卫戍部队迅速控制了场面,随后以抓捕刺客为由,控制了几乎所有反对派政治家。在短短几天之内,忠于迪迦拉的少壮派军官不但掌控大局,还清洗了大部分跟迪迦拉唱反调的高级将领。那些没有被清洗掉的,也识趣的交出了军权,退出核心权力圈。
显然,如果迪迦拉已经死了,遭到清洗的就会是忠于他的少壮派军官。
正是如此,丁镇南才立即给施授良打电话,在说明了情况后,提出马上去巴铁,负责那边的作战行动。
施授良没耽搁,立即安排了专机。
让丁镇南没有想到的是,施授良要跟他一起离开沙乌地。
不过,施授良不去巴铁,而是回帝都,去面见首辅。
因为巴铁是帝国的盟国,所以等巴铁向梵罗国宣战,帝国将根据同盟条约,在同一时间向梵罗国宣战。
按照法理,帝国与梵罗国的关系,将直接进入战争状态,根本不需要宣战。
这明摆着就是一个阴谋!
在收到消息时,丁镇南立即想到,迪迦拉遇刺其实是苦肉计,还是他本人自编、自导与自演。
不然,绝对不可能在那么猛烈的爆炸当中毫发无损。
要说的话,当时在车里的恐怕是他的替身。
为了证明这个判断,丁镇南还询问了情报官员。
在此之前,因为要指挥波沙湾这边的战斗,所以丁镇南不太关心梵罗国那边的事情,至少没有主动询问过。
军情局提供的情报,证明了他的担忧。
在迪迦拉“遇刺”之后,首都卫戍部队迅速控制了场面,随后以抓捕刺客为由,控制了几乎所有反对派政治家。在短短几天之内,忠于迪迦拉的少壮派军官不但掌控大局,还清洗了大部分跟迪迦拉唱反调的高级将领。那些没有被清洗掉的,也识趣的交出了军权,退出核心权力圈。
显然,如果迪迦拉已经死了,遭到清洗的就会是忠于他的少壮派军官。
正是如此,丁镇南才立即给施授良打电话,在说明了情况后,提出马上去巴铁,负责那边的作战行动。
施授良没耽搁,立即安排了专机。
让丁镇南没有想到的是,施授良要跟他一起离开沙乌地。
不过,施授良不去巴铁,而是回帝都,去面见首辅。